深中通道,未來可能會有幾條?這足以驗證你的深圳想象力!深中通道,未來可能會有幾條?這足以驗證你的深圳想象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這一框架之下,深圳正在謀劃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深圳商報報道,深圳市政協8月31日召開六屆二十九次主席會議“深圳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更大作用”專題協商會。會上,許多動向和信息值得密切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今年4月以來,深圳市政協“深圳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更大作用”課題組在實地考察調研,聽取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深圳市政協委員、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代表課題組介紹了報告總體情況。 作為重中之重,報告提出了河套地區開發新構想。調研組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優勢在于有“一國兩制”的安排,可以巧妙地將兩種制度優勢疊加,使發展要素在大灣區三個獨立關稅區下低成本跨境流動。而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應當提升具內外聯動雙向開放先導功能的核心樞紐區地位,建設國家主要國際科技創新產業中心,構建深港大都會區。報告建議向國家發改委提報申請將落馬洲河套地區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戰略平臺,并更名為“中國(港深)國際創新科技產業試驗區”,進一步提高河套地區戰略規劃層級,讓河套地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試驗區。 報告提出,該地區的創新試驗應包括:提供更為便利快捷的通關手續;為雙方認可的海內外人員提供最為便利的出入境工作安排,香港可以考慮在人才引進上采取新的簽證制度或為大河套區專設相關的簽證綠色通道;對深方區域內的企業,其聘用香港籍員工、其他外籍員工、擁有境外永久居民身份的員工、歸國留學人員等,個人所得稅參照香港稅法征收;取消跨境科研撥款的限制,方便專項資金更為流通;對進口科研設備免征關稅;提供科技SOHO空間(住宿單位、共享生活空間)給予在此的香港科技人才等。 方舟提出,要著力拓展河套地區周邊配套區域,形成“1+3大河套創新區”的發展格局——河套以及深圳皇崗口岸停車場區、福田保稅區及小河套區。配套制度方面可以學習歐盟地區經驗,使河套地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試驗區;產業鏈方面,實現科研成果直接在大灣區城市內產業化,提供整條產業鏈的系列支持性綜合服務。 此外,方舟在介紹政協調研課題報告時提出,在大灣區范圍內,有香港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三灶國際機場和澳門國際機場,由于香港機場與深圳寶安機場和澳門國際機場的跑道方向幾乎垂直,使得香港機場的飛機起降航道與其他兩個機場起降航道相互沖突,飛機進港和離港的航道規定上必須互相避讓和繞行。為此建議大灣區實施空域試點改革,實現大灣區空域管理一體化。 調研報告認為,深港機場應繼續探尋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探討利用CEPA框架,由香港的航空公司和深圳合資組成以深圳為基地的新航空公司,行使深圳始發的“第九航權”(即深圳與內地城市之間的航線)。例如允許國泰港龍等知名度高、服務水平好的航空公司與深圳機場和國內大型航空公司重組新的航空公司,根據CEPA補充協議的相關規定,爭取在深圳機場建設飛往內地的航線。這樣做的好處是,優質的航線將提升深圳機場的整體素質,并提升深圳航空業發展國際知名度,而香港則可以借深圳本地基地航空公司的能力開拓國內航線。 從深圳有關職能部門反饋的信息看,由深圳提出的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把河套地區作為重要的深港科技合作平臺的建議均得到積極回應。 多年來,“文過是非”一直呼吁實施鐵路廣深“雙核雙樞紐”戰略(最早見2015年2月14日《廈深鐵路為何“天天春運”?廣深亟需確立高鐵“雙核”戰略!》)。這次協商會上,這一建議同樣被深圳市政協所強調。深圳市政協委員張曉春建議,要打通東、中、西三大方向對外交通戰略通道,以“分線運輸”策略開拓大灣區廣州、深圳雙鐵路樞紐新格局。“要全面拓展深圳面向國內的高鐵輻射扇面,使深圳通過高鐵到達京津冀、長三角、海西和長江中游四大城鎮群的時間由12小時縮短至8小時,到達泛珠三角主要城鎮群的時間由6小時縮短至4小時。”同時,要構建廣深雙中心、輻射港澳的大灣區城際軌道網,形成軌道上的優質生活圈。 調研組提出,在鐵路網建設上,除了現有以廣佛為主的鐵路網外,形成以深港為核心節點的鐵路網絡,構建雙核心、多節點的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網絡格局。如加速完成與粵西北部灣和大西南鐵路網絡相連接的深肇鐵路和深茂鐵路江門過江段;加快建設向東連接粵東和福建、浙江的汕深(汕頭-深圳)沿海350公里時速的客運專線高鐵,并與福廈漳高鐵連接,以緩解東南沿海客運專線已經飽和的壓力;首先考慮規劃和完善南北向兩條灣區快速鐵路通道,即東側的港深惠高鐵和西部快軌;連通廣州天河東站和廣州白云機場—廣州新塘—東莞虎門—深圳機場—前海—香港機場—東大嶼山—香港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為重要的城際鐵路;港深惠在香港部分鐵路可以成為連通新界北和港島的快速通道,并向北通過蓮塘口岸至深圳,再北向連至惠州。而深圳市發改委透露,在交通基礎設施合作方面,深肇鐵路建設納入了征求意見的規劃之中。 關于地鐵口岸對接方面,調研組建議加寬過江段通道,并預留未來中山接駁地鐵的可能。這是深圳市政協前段時間調研中山的一個具體推進成果(詳見8月17日文章《深中兩地直通地鐵?中山大棋局,珠海看懂了嗎?》)。 目前,由深圳提出的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把河套地區作為重要的深港科技合作平臺的建議均得到積極回應。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的征求意見階段,則有望加快粵港澳人才示范區建設。 對珠江口交通瓶頸問題,“文過是非”一直長期關注(最早見2014年11月3日文章《一個武漢,打敗廣東》)。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問題同樣引起了寶安區政協的關注。“深中通道建成之日,也是擁堵之時。”寶安區政協在提交的專題協商會發言材料中指出,對粵港澳大灣區這樣的經濟體量而言,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三座跨海大橋是遠遠不能滿足交通需求的。因此,建議深圳市政府盡快開展深圳至中山第二條、第三條通道的選址和可行性分析工作,啟動立項,并預留未來建設用地。考慮到中山沒有深水港,而深圳前海蛇口港是自由貿易區,深圳中山第二條通道的深圳端可以選擇在前海或蛇口;第三條通道可以選擇南沙新墾鎮—寶安空港新城。同時,作為深中通道建設期的過渡,建議開通蛇口碼頭、福永碼頭至中山的海上往返輪渡,為避開虎門大橋擁堵,方便兩岸人員、貨物交通創造條件。寶安區政協認為,未來“深圳總部研發+江門、珠海、中山制造”的發展格局更符合實際,建議深圳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積極與珠江西岸城市進行產業分工合作,建立對接機制,按照互利共贏的合作的市場化原則,在西岸布局產業轉移工業園,搭建平臺,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入園發展。 在拓展城市空間方面,“文過是非”認為,深圳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陳可石所提出的“地下深圳”和“海上深圳”極富洞見,堪稱是對西部“濱海寶安”的高度肯定。他說,我們應該做好“地下深圳”和“海上深圳”兩篇文章。深圳目前人均地下空間面積為1.78㎡(按全市人口1190萬計),對比新加坡人均40㎡有很大的差距。深圳正處于一個開發地下空間的黃金時期,建議把目前的地鐵站、辦公樓、大型城市綜合體及建筑地下車庫的空間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地下城市空間系統,大大緩解地面交通的堵塞并增加城市步行系統的可達性。深圳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濱海,濱海岸線也正是深圳城市最大的競爭力,未來深圳歌劇院也能夠建在海上。希望在深圳的西部海岸,也就是前海、寶安,形成一個有內海的濱海城市島群;在深圳的東邊,應該最大程度的利用濱海山地空間構筑加里福利亞一號公路這樣一條高科技文化創新帶。陳可石建議,有效利用東部濱海山坡丘林地帶進行有效的城市開發,深圳不妨學習加利福尼亞的經驗,在有海景的山坡上面建設國際化的高新技術、文化創意和教育設施。可以設想未來把大學、文化創意、高新科技產業分布在有海景的鹽田、坪山、大鵬,甚至惠州到汕尾的海岸線上。 咨詢珠三角配送運輸、珠三角回頭車運輸、中轉倉儲、裝卸等業務,找穗新物流! 聯系人:張小姐 公司固話:020-32070709 企業QQ: 2355783778 公司郵箱: 2355783778@qq.com 公司地址:廣州黃埔區西區寶石路22號(中穗大廈)二樓、三樓 下一篇: 倉儲在物流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